導讀:骨質疏松的形成大多數都認為是鈣的缺乏,其本質是指骨量的減少。但骨質疏松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,而是由幾種不同原因造成的,與不同的種族、不同的社會環境、不同的個人生活方式及飲食等都有關系。許多人都誤認為,骨質疏松的治療只是補充鈣質就可以了,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。那么,骨質疏松的治療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入手呢?
骨質疏松的治療第一步:補鈣
鈣是骨骼的重要成分,主要來源于食物。如不能從食物中攝入足量的鈣質,可補充鈣質。攝人的鈣量略多于需要量并無害。市場上有大量的鈣劑出售,如碳酸鈣、枸櫞酸鈣等。鈣爾奇D每天1~2片,能充分補充每日所需鈣質,而因含有維生素D,可使鈣吸收更完全。
對于老年人,許多學者認為每日應攝入鈣1000毫無,絕經后的婦女每日應攝入1200─1400毫克鈣,才能滿足身體對鈣的需要。若膳食中的鈣仍不能滿足需要時,可考慮補充之。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鈣劑有乳酸鈣、碳酸鈣、葡萄糖酸鈣以及活性鈣等,每日量為500毫克至1500毫克。
骨質疏松的治療第二步:補維生素D
維生素D在防治骨質疏松中必不可少。無維生素D,人體便不能吸收和利用鈣,常人每日約需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(相當于]100毫升牛奶,—片多維丸或每周30—60分鐘的日光浴),過量的維生素D對人體有害。維生素D進入肝臟后,經過一系列羥化酶促反應,生成1,25(OH2)D等活性代謝產物參與骨代謝。羅鈣全也稱鈣三醇,是維生素D活性代謝產物之一,不僅能促進腸道鈣離子吸收,增加遠曲腎小管對尿鈣的重吸收,而且活化破骨細胞使骨吸收和活化成骨細胞促進骨形成。
骨質疏松的治療第三步:補雌激素
絕經期后,雌激素水平下降,造成骨質丟失,使骨骼開始變脆,雌激素替代療法能防治骨質疏松,降低骨折發生率;減少絕經期的癥狀,如潮紅、陰道分泌減少、脾氣暴躁、失眠和多汗等;降低血中膽固醇水平,從而減少心臟病的發生。雌激素替代方法可以口服、注射或皮下埋植法。雌激素替代法可引起乳房觸痛和體液潴留。一些婦女可再次來月經,但不會懷孕。有人提心雌激素致癌,如在治療中同時使用孕激素,可以減少癌的危險性。對已有典型骨質疏松者,選用降鈣素、二磷酸鹽、氟化鈉等能迅速減輕疼痛,緩解病情,但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。對已發生骨折的病人,加強外科治療,防止并發癥。
盡管引起中老年人的骨質疏松的原因較多,但結果卻是一樣的。祖國醫學認為腎主骨、生髓。腎精足,則骨骼生化有源。骨骼得到髓的充分滋養而緊固有力,所以對中老年人要以補腎,以治本才能達到健骨的目的。常用的中草藥有女貞子、枸杞、山藥、補骨脂、黃芪、茯苓等。中成藥有六味地黃丸、虎潛丸、壯腰健腎丸等,常服可取得一定的效果。
百濟藥師溫馨提醒:綜上所述內容主要介紹了一些骨質疏松的治療方法,骨質疏松的治療應采用科學的方法才能對疾病起到作用。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骨質疏松的治療方法,可以咨詢百濟新特藥房風濕免疫科專科藥師。